(上接一版)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家,2022年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销售收入超110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小容量注射剂年产能占据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打造全国最大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创新基地……张海介绍,郑州正按照“一基地、两园区、多布点”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新郑市百亿级化学制药产业园和郑州高新区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在生物经济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郑州航空港区、新郑市、郑州高新区为核心,以郑州经开区、中牟县等为重点区域的发展格局,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资料图)
“生”临其境 企业发展动力足
走进落地经开区25年的安图生物,抬眼望去,安图生物诊断仪器产业园项目拔地而起,装修声此起彼伏,工人正在紧张作业。安图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计划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待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拥有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研发中心、现代化制造中心、行业最大的自动化立体冷藏成品库等设施,成为我国最大的体外诊断产业基地之一。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佼佼者,创立于1998年的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制造、整合及服务,致力于医学实验室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人类健康服务。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安图生物实现了产品与技术的跨越式创新,逐步奠定了如今在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先地位。
通过坚韧的创新,安图生物不断突破行业核心技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目前,拥有产品注册证650余项,专利1200余项,是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产品线最全、产品种类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实现了免疫诊断产品核心原材料的自研自产自给,突破了“卡脖子”束缚;在本土第一家推出医学实验室磁悬浮流水线;推出的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是全球首款实现单个样本随来随检及提取扩增完全自动化的分子检测产品;推出高通量化学发光检测分析仪AutoLumo A6000系列,仪器检测速度达到全球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的较高水平;推出国内第一款全自动临床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构建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库,数据量居全球首位。
安图生物副总经理李彬告诉记者,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的建设离不开省、市、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与帮扶。“下一步,我们将在创新研发和未来路径有着详细的规划,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多高端产品。”
郑州天健湖生命健康科技园(西区)项目是以“创新生物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三大产业细分领域为重点,规划设计有厂办一体、多层研发、高层研发、商业配套等多种产品类型,由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目前已成功招引落地CAR-T细胞药物研发、生产一体化企业上海华道生物。未来,上海华道生物将在此建成中原细胞药物产业基地。
据了解,华道生物是国内第六家拿到靶向cd19的car-t临床ind批件的企业,从关键细胞制备设备到一次性耗材,都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研发出针对肝癌、胃癌、胰腺癌、脑胶质瘤、妇科肿瘤的一系列car-t细胞产品。
炎炎六月,热情似火。河南省超亚医药器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工作人员干劲十足,他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新型药械组合的中药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程东杰告诉记者,近三年,公司投入4600余万元用于研发,不仅承担实施了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等多个项目,还通过与河南大学、北京茗泽等科研机构强强联合,共同实现公司仿制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程东杰说,中医药产业在本土化特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下一步,将加快超亚特色的产学研销政策,尽快在新型医药器材、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形成特色,全面实现研发过程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把企业发展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服务创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观念、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模式,确保公司又稳又快的健康、长远发展。
“有中生优” 绘就生物经济新格局
郑州市生物经济产业集聚正在加速形成。据介绍,目前郑州已基本完成了在生物经济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性布局,部分产品优势明显,龙头企业培育加快,集聚效应初步形成。2022年,郑州市生物及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整体规模超亿元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有23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3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郑州在生物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劲动能,但相较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还存在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创新成果转化较难等问题。
如何抢抓时代风口,加速换道领跑?2022年,《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提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总体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多点”,即在全市范围内打造若干个生物产业基地作为全市生物产业重要支撑。
《规划》提出,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郑州市计划实现如下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5年,全市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带动生物材料、医用包装、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等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好政策不仅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还能够引领未来的发展。张海表示,目前已完成《郑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链2023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举措。“下一步,郑州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推动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向生物医药企业流动机制;推进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在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强化组织保障,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加大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确保‘十四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如期实现,为构建生物经济强省贡献力量。”
以“生”花之笔绘就发展蓝图,郑州生物经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