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北洋水师在大东沟败于日本联合舰队,并导致其后自身的覆灭以及满清在甲午战争中的全面溃败。虽然战争存在一些偶然,但在不少军史学家的复盘中,清朝的胜算都不大,不过历史确实给了北洋水师一个改写自身以及满清命运的机会。

1882年7月23日爆发的“壬午兵变”,让朝鲜半岛一时陷入了混乱。早就想染指朝鲜的日本遂以“暴动反日”为由军事介入,试图组建傀儡政府并控制朝鲜,8月16日第一批1500名日军在花房义质的率领下到达汉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廷闻讯后迅速做出反应 -- “受邀平叛”,在8月17日调派庆字六营三千淮军(吴长庆率领)前往朝鲜,同时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巡洋舰超勇、扬威、威远为清军护航,并停留仁川以为策应。

此时的北洋水师还算不上远东第一舰队,其在德国订购的主力舰定远、镇远尚未完工。因此日本不仅没有退缩,还摆出了要大干一场的架势。分两批派出8艘主力舰至仁川外海与北洋水师对峙,其最强的装甲舰扶桑号也在品川港待命。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北洋水师在以三敌八、总吨位不到日海军一半的情况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效地压制着日本海军。可以说清军最终成功平叛、清廷在“壬午兵变”中获取优势地位,北洋水师功不可没。

注:壬午兵变后日本见控制朝鲜的目标无法达成,遂以兵变导致一些日本人遇难为由,要求朝鲜割让巨济、 蓣陵二岛作为赔偿,朝鲜以清军为后盾拒绝了日本的要求(改为赔付慰问金)。现今日韩激烈争夺的独(竹)岛即蓣陵岛的附属岛屿,而韩国主张主权的依据之一就是当年关于此岛的谈判。

不少军史学家认为这次行动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北洋水师拥有两艘当时十分先进的战舰(超勇、扬威),日海军畏惧其战斗力而不敢一战。超勇和扬威在当时虽然属于先进战舰,但其战斗力并不足以震慑日海军。

日本向英国订购的扶桑号先进程度以及火力并不逊于超勇和扬威,而且扶桑号还带有水线装甲(最厚处达231毫米),具备防御优势。除此之外日海军的金刚、比睿两舰虽然没超扬二舰那么先进,但是火力和防护也不弱于它们。

另外日军其它几舰虽然不如超扬二舰,但是合起来的战斗力还是要远高于北洋水师的练习舰威远号的。因此“壬午兵变”期间日海军从装备上来说,完全具备和北洋水师掰手腕的条件。而且即便战舰存在一定劣势,也限制不住日军。从其后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敢拼、敢赌是日海军的标志性属性。

那么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当时的日本海军呢?

“壬午兵变”发生后,日本在向朝鲜调兵的过程中,其最强的战舰扶桑号却一直在母港待命。不是日海军舍不得派出去,而是没法把它派出去,原因是“脚气病”。

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症,其致病原理和危害笔者就不此赘述了。不仅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各国海军、海员就把它视为死神的代言人。对于非海洋民族的日本,它一样拥有巨大杀伤力。

脚气病在日本又被称为“江户脚”或“大阪脚”,直到19世纪下半叶此病在日本都算是一种绝症,德川幕府的倒数第二任将军德川家茂就是死于脚气病。

根据日本海军的记录,扶桑号进入战备状态后,很快就有一半以上的士兵因患有脚气病需要上岸治疗。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没有了“膝跳反应”(一种神经反应检查),通俗点说就是丧失战斗力了。

失去士兵,军舰吨位再大、炮管再粗也没有意义,只会沦为一堆废铁。所以脚气病才是日本海军在“壬午兵变”中被阻止和震慑的主要原因。

那个时代日本海军有位毕业于英国圣托马斯医学院的博士名医高木兼宽,他也旁证了这个事实。高木在1906年返回母校时曾做了一场名为《日本陆海军的卫生》的演讲,高木医生在演讲中重点提到了一个问题:

1882年因与朝鲜关系恶化,三艘军舰紧急派往仁川 … 水兵中间脚气病便蔓延开来,苦不堪言下士官兵以下看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 例如其中一艘军舰上330人中便有195人因脚气病病倒 … 这三艘军舰实际上已经处于根本无法作战的状态 ……

可以看出在扶桑号爆发脚气病无法出战的情况下,日本海军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仍然向朝鲜调派军舰,结果很快就引发了更大的问题。被视为研究日本海军早期历史重要书籍的《海阳杂记》,在“脚气和麦饭”一节里有相关说明:

仅仅经过一个多月,出动各舰上便出现了占三分之一至一半的脚气病患者。几乎所有的军舰都陷入了无法战斗甚至无法航行的危难状态,各舰舰长为了隐匿这一事态而煞费苦心 ……

如果说当时日本海军被脚气病折腾得战力全无,并没先进到哪里去的北洋水师是不是也陷入了一样的窘境而无一战之力呢?

实际上当时的北洋水师以及在周边观望的英、俄等国海军,都没受到脚气病的困扰。这个问题完全是日本海军自己折腾出来的。

日本从组建近代海军开始,为了打造出一支全新且高水平的军队,一边全面师从英国皇家海军,一面大幅度提高海军待遇以吸引优势人才。海军提高待遇的一个措施是,把官兵的日常主食由糙米换成精米。

出发点是好的,毕竟当时日本普通民众消费不起精米。但是精米去除了富含的维生素的米麸,这就导致海军的普通官兵饮食标准提高了,但是维生素摄取量却大幅度降低。日常停泊在港口,有蔬菜供应还不是问题,一旦长时间出海,脚气病就大面积地泛滥。而北洋水师还是以糙米为主食,所以没遇到这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次海军的大规模出动暴露了问题,1884年日本海军下令各部队将主食改回为普通麦饭(糙米)并配以维生素的补充,脚气病才迅速从日本海军中消失。

由上可以看出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在仁川与日海军对峙时,上天给予了北洋水师一个机会 -- 日本舰队基本丧失战斗力了。如果北洋水师主动出击,日本舰队不但难逃全军覆灭,日本为海军投入十几年的心血也将毁于一旦(如同其后北洋水师的遭遇),此后的历史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惜的是不怎么注重情报的北洋水师以及清廷从始至终都未能掌握这一情况,历史的机会就这么从眼前滑过。

实际上到了甲午战争时期,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任何改善。甲午战争末期,日军后勤接近崩溃,但是清廷浑然不知。如果掌握这一情报不说逼迫日军媾和,起码议和时不至于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