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通史中曾经提到一句,从春秋到战国的转变是战车到步卒的转变阶段,从此以后战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战车从战争中逐渐消失了,可是战车在春秋时期的确创造了很多的传奇,这种传奇有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有在这一过程中出过的糗事。
原来,在那个时期,战争更像是一场竞技比赛,双方的士兵就坐着战车来回冲杀,就连主将也是坐在战车上面,有最好的驾车人员在旁边观战。
可是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在战车的时代,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不是双方打个你死我活,而是主帅的司机直接叛变。例如在宋国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主赛的马夫直接驾驶战车投敌了,导致战争大败。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宋国大夫华元身上,说起此人,如果对春秋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一定会对他非常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的身上有太多的荣誉头衔,他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非常厉害的刺客,逃跑专家,和春秋著名的笑话。
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历史有明确记载,此人作为宋国的六卿之一,其身份尊贵,地位也很显赫。早些年曾经不止一次参与政治决策,而且帮助宋国对外战争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虽然此人在政治上的作为不太清楚,但他连续经历了宋国四代君王,被称为真正的辅国老臣,这一点是没得说的。
而且,史书还记载了他拥立了一代仁君公子鲍,在这一过程中,华元可是表现的非常不错。
说起来也是神奇,当时宋国公子鲍长得非常的帅气,结果引起了他祖母的觊觎,这位老人家为了霸占孙子,居然不惜一切代价,要帮助他发动政变干掉国王。
结果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内乱,宋国差点因此完蛋。但是华元挺身而出,在国内一片混乱之时,及时拥立公子鲍,确立了君主位置。然后面对晋国大军的围攻,又是华源挺身而出,只身来到晋国大臣赵盾的身边,诉说宋国子弟热烈期盼新任国君的上台。经过他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居然劝退了晋国的百万大军,宋国得以平安度过危机。
但神奇就神奇在这里,此人是一个非常政治家,军事家,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无一不表现着小丑的气质,让人啼笑皆非。
例如,在宋文公4年的时候,超级大国楚国命令自己的仆从国郑国进攻宋国,宋国又到了要亡国的地步。作为资深政治家,军事家,华元又一次挺身而出,准备来一次以弱胜强的大战。
这件事情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是那时候的春秋人就是这么的直白,士兵把主人的恩赐看成了比天还大的荣誉。结果,华元的车夫左思右想,那可真是退一步越想越气,进一步海阔天空。于是此人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要让自己的主人也好好尝一下被遗忘的痛苦。
第2天,双方摆明车马进行竞技一般的大战,本来按照一般的传统,所有的战车士兵来回冲分,两边的主帅就在旁边看着,负责具体的指挥。
但战争开始没多久,突然华元的车夫一驾马,这架防御最坚固,而且象征着宋国意志力的战车居然突然一头冲出了自己的军阵,扎入了郑国的怀抱。
当时两边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位马车夫赶紧大喊我将宋国的主帅送到了,还不赶紧欢迎我。意识之间,郑国军队这边欢声如雷,战场很快以郑国获胜而结束。
这位主将简直丢脸丢到家了,只能遮着脸面成了俘虏。
但是故事却没有就此结束,因为这位牛气冲天的华源将军在被俘虏的时候,郑国狮子大开口要求巨额的赔款,然后华元感觉会对宋国造成莫大伤害,于是居然想尽各种办法,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看守士兵,在双方交付了一半的赔款的条件下逃了回去。
于是这又造成了一起大轰动事件,两国都感觉一脸懵逼,宋国的国君只能对着狼狈归来的华元,颤抖地亮了一个大拇指,牛!
所以回头来看这位宋国大夫的人生,那可真叫一个精彩了得,所以此人既是春秋时期的大笑话,也是宋国的顶梁柱。甚至就连他出丑的事情都被历史所铭记,而且演化成了一个成语,叫做各自为政。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使用这个成语。
不过客观的说,当年宋国就那么一个烂摊子,先是出现了宋襄公这个奇葩,把宋国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望糟蹋了个干净。后来几大强国天天盯着宋国调戏,天天瞅着要灭国。华源能够在这种背景下,左支右绌维持国内稳定,化解国外兵凶,虽然自己表现的狼狈了一点,而且把自己折腾成了一个Cosplay,但好歹还是护住了宋国,也算得上是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