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怀孕,魏璎珞却被罚去了慎刑司,长春宫没有魏璎珞的看守,很快就被其他的有心人钻了空子。
娴妃提醒高贵妃若是皇后生下嫡子,定然更得圣宠。
高贵妃见状,自然慌张,便使了计策,在太后的宴会上使坏,指使宫女将鹿血撤下的时候故意弄撒,引来蝙蝠。
在所有人乱作一团的时候将皇后推下阁楼。
皇后昏迷不醒,还失去了孩子。
而娴妃则在这场动乱中赢得了太后的喜爱。
太后将管理六宫的大权放给娴妃。
高贵妃见娴妃坐收渔翁之利,十分不爽,又想到在太后的诞辰上做文章。
高贵妃准备了“万紫千红”的节目,也就是打铁花。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多
流传
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
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
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
然而高贵妃准备的这项节目却让表演者受尽了苦楚,魏璎珞可怜表演的爷孙俩,决定帮助他们。
娴妃得知之后,更是悄悄下了手脚。
那日高贵妃为皇帝展示自己排练的成果。
节目精彩缤纷,漫天火花绚丽夺目,让人叹为观止。
娴妃还在一旁念了一首诗。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首诗是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里的句子。
大意是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见皇上十分开心,高贵妃还表示自己还要搭建舞台,并且走到了表演的地方。可是节目中的火花早就被做了手脚,高贵妃被火花烫伤,场面惊险不已。娴妃见状赶紧护住皇帝,也被烫伤了,但是情况比高贵妃轻了不少。
高贵妃被严重烫伤,哀嚎不已。却还心心念念着怕上药留疤,死活不愿让叶天士上药。皇帝见状无奈,留疤也比丢命强啊,他让人按住高贵妃才上了药。叶天士检查高贵妃的伤口,发现高贵妃不是被铁水所伤,而是被泼了金汁。
娴妃在观赏万紫千红时也受了伤,但是她却不争不吵,还为皇帝阻挡滚烫的铁水,让皇帝看了更加心生怜悯。皇帝告诉娴妃,高贵妃被泼了金汁,也就是粪水,对方心机狠毒,知道金汁会令伤口感染。娴妃听后得意不已,这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中。
娴妃知道高贵妃病情严重,故意跑去刺激高贵妃,表示她后背全部都是烂肉,即使痊愈也会留下全身疤痕。高贵妃孤傲惯了,听到娴妃的话后大惊失色,嚷嚷着要报复娴妃。
可是娴妃如今大权在握,见高贵妃活不成了,干脆说出了实情。原来,魏璎珞只是想要泼高贵妃铁水让其留疤,是娴妃故意在铁水里加了金汁,让她伤口溃烂危及生命。眼见高贵妃已经无力抵抗,形同废人,娴妃索性将自己对高贵妃长久压抑的仇恨都表现了出来。娴妃告诉高贵妃,自己是救了皇帝的恩人,高贵妃即使告发自己也会得不偿失,反而引起皇帝厌恶。
高贵妃如此孤傲的人,如何经得住这种屈辱,她宁愿被万人唾弃,也不要被一人厌恶。
高贵妃不肯治疗,用尽最后的力气为皇上唱了一场戏,希望将最好看的模样留给皇上。
她在宫中翩翩起舞,最后倒在了皇帝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