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之中,不分先来后到,只有胜者为王。明朝的历史说起来是一篇很长的“文章”,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相比,更加的跌宕起伏,更加的惊心动魄。如果你把明朝当“文章”来细细品味,那其中的一段
“朱棣”,是你不得不读的关键词
。
这个关键词在明朝的历史中是怎么样的存在?
是世人说的宽容?还是世人说的毫不留情处理勋贵
?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不认前朝人。朱棣前期蛰伏,后期忍无可忍,最后发动靖难之役,每一场战役都有迹可寻,每一次封赏也都遵循本心,每一回诛杀也都毫不留情。
一、朱棣是谁
朱棣的一生能让世人称赞,除了他自身后期的杀伐果断,和他与生俱来的背景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
朱棣是生在乱世之中,活在乱世之中
。那时候朱元璋忙着打仗,忙着平定霍乱,就连朱棣刚刚出生的时候,连认真看一眼朱棣都很难,更何况宠爱呢。
朱棣的名字也是在七岁朱元璋终于登基之时才有的。七岁之前,朱棣是没有名字的孩子。
如果说生于乱世已经为朱棣不平凡的一生画上一笔,那么他的生母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就为他的人生又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直至后来被封为藩王,才有了自己的领地,才开始真正的人生。
前期的朱棣在不断的韬光养晦,在养精蓄锐。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忌惮自己,他也知道太子上位之后,会更加的防备自己,所以这一期间的朱棣,没有乱生事端。但是,自己的
安分守己换来的不是信任
,而是自己的父亲死后,还不允许自己进京,不允许看望自己的父亲一眼。
当时朱元璋去世后,留下了一句非常明白且非常有针对性的遗诏,死后,不允许各个藩王进京。朱棣想要回京走到半路,被太子的人马给强制性的押送回自己的领地。
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对此行为非常的不悦
了。这个时候的他在自己的领地收兵买马,为自己的未来在铺垫。
朱棣虽然不满被押送回藩地,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太子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朱棣的不满,且这种不满是基于反叛的心。
没有进京吊唁,只是一个起点。后来一直到藩镇割据时刻,藩王的权力太大,已经大到能在自己的领地自称为王的那样大,终于惹怒朝廷。
明朝中期的藩镇割据在此时出现,太子首先下令
整治朱棣
。收朱棣部分的兵权,且此时太子更加忌惮朱棣了。朱棣已经察觉到了朝廷对自己的变化,于是
开始装病
。但是事与愿违,后直到
削藩
的时候,朱棣忍无可忍开始反叛,与
朝廷决裂
,且此阶段的朱棣和朱允炆如履薄冰。
二、朱棣的反击
两人大战在即,只差一个明显的证据。朱棣的反击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
靖难之役
。
靖难的意思是平息战乱,平息祸乱,清除奸臣,安定民生
。那么这场战役的主要执行者,其实就是藩王,而朱允炆那个时候,最大的藩王就是朱棣。
虽然这是扫奸除恶的战役,但是还有一个最终的执行者就是皇帝。只有
皇帝召见藩王起兵,才能够起兵,否则意味图谋不轨
。当时朱允炆已经非常忌惮朱棣了,但是碍于没有明显的证据,所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整治朱棣。
这个时候的朱棣,也已经非常的敏感了,他知道朱允炆已经想要动摇他,毕竟之前的
削弱藩王,拿走兵权,让人示威
,都是忌惮的表现。
此时朱棣虽然已经察觉,但是并未真正起兵,他一边争取时间,一边装病,一边装疯卖傻,一边才开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朱允炆根本不相信朱棣疯了,派人来试探,朱棣发现自己没有时间可以再争取了,所以直接杀了皇帝派来的使臣,此时,才真正的和当时的朝廷撕破脸,才真正的开始和皇帝正面战斗。朱棣骑兵也不是一举称帝,而是
经过的十二场战役的辛苦
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三、朱棣宽容大封功臣
朱允炆此时知道大局已定,朱元璋曾经说的话也是准确的无可挑剔。朱棣称帝之后,
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功臣,十二场战役,每一个士兵的牺牲,以及每一位战士的热血奋斗,都被朱棣铭记于心
。为什么世人都说朱棣宽容?其实新皇上位,封赏功臣都能理解。
但是却没有人封赏鞍前马后的无名之辈,但是朱棣做到了,朱棣封赏为他撑船的渔夫,感谢他的雪中送炭。所以,
朱棣的恩赏,才能收服人心,才能让这些大臣为自己所用
,所以封赏这么多的功臣,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四、朱棣狠戾诛杀勋贵
封赏骁勇善战的将士,是为了能够在以后的军事中更加的卖命,封赏无名之辈的船夫,也是为了树立名声。毕竟朱棣这个人的皇位来的不正,这是他一生的痛。
剿灭前臣,巩固朝政
,这是朱棣为何被说为狠戾的原因。
一开始朱棣想要发的通告是
藩王因为受到了奸臣们的诱惑
,奸臣们的搬弄是非,所以开始让各地的
藩王互相残杀
,因此才会以此作为惩戒,警告那些搬弄是非导致藩王互相残杀的人。
但能够造成朱棣残忍暴戾的一个人就是
方孝孺
,正史中虽然没有写的很清楚,但是不成名的野史中,说的很清楚。
方孝孺说他的皇位来历不明
。且朱棣也给他机会,让他甘心佩服,但是方孝孺的宁死不屈,作为前臣,他的态度可谓是忠贞不屈,但是没有认清现实。
所以朱棣一气之下,杀了
他将近十族,算起来有八百多人,这真的有过之而不及。且最后方孝孺的下场也是非常的惨烈,被腰斩
。也正是这一场,让朱棣多的手段为世人所知,让驻地的狠戾暴露再光天化日之下,让后人诟病。
总结:
朱棣的一生如何评价?功名成败谁又能说的清楚。说朱棣的位子是“篡”来的,但你不得不承认,
朱棣的确开创了盛世,永乐盛世。说朱棣的手段狠戾,但你不得不佩服
,杀鸡儆猴的时机就是当机立断。
一代天子一代朝臣,在朱棣所在的朝代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能说赏罚分明的时候,不同人的不同感受,是站在不同的阶层,拥有的不同思想来评判的,没有定论
,但是对于当时身在其中的人来说,或是宽容,或是狠戾,都会让人体会的更加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