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有可能被毁灭,但绝不会屈服!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拍着桌子怒骂日本人:“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二战中,日本人祸害最深的国家无疑是中国。正如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评价的那样:“日本,这是一个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其疯狂嗜血程度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吸血鬼德库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立即会被它咬破,毫无生还可能。”

我们从罗斯福和戴高乐对日本人的评价中可以总结出日本人的显著特点:卑鄙、无耻、阴险、狡诈、疯狂嗜血、残忍。这些特点在日军侵华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从日军疯狂屠杀中国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就可以得出结论:日军就是一群披着文明外衣的畜生。

抗战期间,北平密云县的上甸子、下甸子、涌泉庄、香水峪、北香峪、南香峪被人称为“6寡妇村”。日军前后2次将6个村子的男性全部抓走,之后杳无音讯,遭受非人的折磨后,大多死于非命,抗战胜利后,只有14人得以生还。

14年抗战,日军在中国制造了多少“寡妇村”、“光棍村”(掳掠全部女性,杀死全部儿童,如阳曲的藉营村)和“无人村”(屠村)已经无法统计。日军祸害老百姓大多数都是因为打了败仗、遭受抗日武装偷袭或者一时兴起而作恶,根本没有什么证据,也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就是泄愤报复、邪念私欲,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根本配不上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相反,面对日军屠刀,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却涌现出无数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940年5月,高邮日伪军1000多人对界首展开“三光”扫荡,以报复之前被中国军队打败造成的伤亡。之前的战斗不过就是一次小小的交火,双方互有伤亡,但是恼羞成怒的日军却找老百姓泄愤。战斗过程是这样的:1939年11月30日,日军一个小分队乘坐汽艇从界首河西登陆,驻防界首的国民党保安八旅十六团一营不战自退,撤至界首东乡一带,日军轻而易举占领界首镇。

嚣张至极的日军得寸进尺,春节前两天派出日伪军小分队下乡四处抢粮、抢女人,保安八旅十六团的一个连实在是憋屈,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就在连长石猴子(绰号)的带领下偷袭扫荡的日伪军,双方交战,互有伤亡,石猴子负伤。

春节过后,日军决定将国军彻底驱逐出界首,他们在交通要道修建碉堡和据点,攻击国民党保安八旅的驻地,国民党保安八旅实在是“忍无可忍,退无可退”,就派兵袭击日伪军的据点和碉堡,给日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亡。

日伪军吃了亏,围剿国军却屡屡无功而返,狡猾的日军决定屠杀老百姓泄愤,找回心理平衡。1940年5月1日,日伪军集结100多人,先是使用小钢炮攻击国民党军队的驻地,国民党军队见日伪军来势汹汹,火力威猛,就火速撤离界首。

日伪军赶跑国军主力后,兵分三路下乡“三光”扫荡,血雨腥风终究还是来了。于家庵至姚家沟一带是鬼子“扫荡”的重点,使用的兵力高达500余人。由于国军仓皇撤退,日伪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反抗,沿线的村民更是毫无防备,日军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屋就烧。

顿时,火光冲天,尸横遍野,女性遭受凌辱时绝望的哭喊声、日伪军纵情放肆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日军“扫荡”至姚家沟时,已经杀红了眼,他们像一群疯狂的野狗到处杀人放火,变换着花样虐待百姓。

36岁的农民黄鹤元伸出一双满是老茧的手,苦苦向鬼子解释自己不是军人,就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对“皇军”毫无敌意和威胁。日军看着他跪地哀求的可怜样,哈哈大笑,然后用刺刀挑破他的肚皮,将肠子挑出割断,使其痛苦而死。

18岁的王金香遭受凌辱时,年迈的母亲上前营救,结果母女两人都被枪杀。郭广仁刚走出家门,就碰见4个鬼子兵,鬼子狞笑着用刺刀捅来捅去,为的就是看郭广仁痛苦的样子,郭广仁最后血尽而亡。

张天喜躲在河边的树底下,日军朝河中打枪,故意打不准,张天喜中枪受伤后溺亡。王金喜的妻子被日军使用掷弹筒练习射靶炸成碎块,周曾庆的女儿反抗激烈被日军活活烧死。躲在坟堆中的20余名村民被日军乱刀劈杀,场面异常惨烈!

许多年轻女性遭到日军灭绝人性的蹂躏,忍无可忍的男性村民们决定舍命一搏。王金宝同一个日本兵扭打在一起,将日本兵的一只耳朵咬下,其他日本兵将其捅杀。陈国宝年仅19岁,打倒一个鬼子后,死死卡住其脖子,鬼子被卡得满脸通红,其他鬼子使用刺刀对其一阵乱捅……

丧心病狂的日军将90余名老幼妇女赶至乱坟岗,强迫他们脱掉上衣,跪成一排,实施丧心病狂的虐杀也凌辱。村中,男性村民还在和日军进行着殊死搏斗,场面悲壮惨烈。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姚家沟归于平静,被悲痛的死亡笼罩,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迈的母亲失去了儿子,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

此时此刻,姚家沟本该是孩童奔跑嬉戏在村头田野的画面,本该响彻着长辈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本该是炊烟袅袅,乡音侃谈的乐园,本该是……却被日军无缘无故糟蹋成断壁残垣、哀声遍野、满地尸体的人间地狱。惨案过后,姚家沟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寡妇村,村中男性几乎全部牺牲。

清朝康熙皇帝曾评价日本人:“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俄国至今流传着一句谚语:“镜子不擦不明,日本人不打不行”。这也是为什么我党一直坚持要求抗战到底,不能对日本人有丝毫妥协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日本人露出了“温和”的伪装,数百万人被遣返回国。

最后,我用现代诗人田间创作的一首“街头诗”来结束本文吧!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