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以前,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实在是泣血的感慨。在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皇帝,平定天下以后,都大肆屠杀功臣宿将,一个是刘邦,一个就是朱元璋。
正确的朱元璋画像,鞋拔子脸都是故意抹黑他的
都是杀功臣,他们两个人的杀法,却有很大区别。刘邦是当上皇帝没多久,就把手底下那些个大佬一个个全送上天了。对于刘邦来说,他们一个个都太牛逼了,害怕自己镇不住。而朱元璋呢,明朝建立以后,他跟各个功臣宿将,还过了很长一段和平相处的日子,期间开国元勋们还在四处带兵打仗,为大明开疆拓土。
但很不幸的是,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非常喜爱他这个儿子,朱标是早年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童年几乎都是在战场上渡过,长大的过程就是跟着朱元璋四处打仗,所以他跟那些开国元勋关系也特别好。
太子朱标
爱屋及乌,朱标死后,朱元璋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太子。这样问题就来了,朱允炆还是个孩子,上台以后如何镇得住那些个老功臣?如果老功臣们不听话了,他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结果就是刚建立的大明朝廷也成了个摆设了。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你会怎么做?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在见阎王之前,他只能用自己手上的权利,把这些以后能够威胁到皇权的隐患,一一清除。
朱元璋影视剧形象
蓝玉很不幸成了出头鸟,他猥亵当时北元蒙古的皇后,被朱元璋诛了九族。蓝玉以前一直跟着傅友德打仗,所以蓝玉死后,傅友德感觉自己岌岌可危。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傅友德西伐巴蜀、北征大漠、南平云贵,战功赫赫,被封颖国公,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第二年,傅友德便被朱元璋召回京,冬天朱元璋宴请群臣,傅友德也在此列。根据《明史》的记载,这场宴席中,傅友德没把菜吃完,而被朱元璋指责大不敬。(《明史·傅友德传》:“会冬宴,从者彻馔,彻且不尽一疏,太祖责友德不敬”)
傅友德画像
傅友德听到朱元璋指责他大不敬,心里也知道是咋回事儿了。在古代,对皇帝大不敬,都是非常重的罪,罪至杀头。责备完傅友德之后,朱元璋又对他说:“把你两个儿子带来!”于是傅友德就出门去找他的儿子了,在路上,宫廷卫士又来传话:“把他们的脑袋带过来!”斩草必除根,这是朱元璋的风格,够狠!(《明史·傅友德传》:“且曰:‘召二子来!’友德出,卫士有传太祖语曰:‘携其首至。’”)
回家的傅友德,亲手斩杀了两个儿子,并提着两个儿子的头,进宫面圣。朱元璋居然很惊讶,说傅友德怎么这么残忍。傅友德将自己两个儿子的脑袋扔在地上,说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的脑袋吗?完了拿出袖子里面的匕首,自刎了。(《明史·傅友德传》:“倾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惊曰:‘何遽尔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过欲吾父子头耳。’遂自刎。”)
胡军饰演的朱元璋
其实看到此处,真的是很感叹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傅友德为什么就如此狠心,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呢?因为如果让朱元璋动手的话,那就不是死他们三个人了,而是诛九族,所有傅友德就“先下手为强了”。
在明初功臣里面,唯一一个得善终的只有汤和,其实在朱标死后,汤和就察觉出了这种政治动向,所以早早就告老还乡交出兵权了,朱元璋也没有为难他,让他安享晚年,也算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