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曾经是中国文坛“笔尖儿上的英雄”,是中国文学的脊梁。
在异国看到国人被杀害、同胞麻木不仁,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拿起思想的“药剂”去挽救中华民族,他就是伟大作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
这样终其一生用笔杆在奋斗的作家,在1936年的秋天,轰然去世,而16位为鲁迅抬棺的“抬棺人”也见证了鲁迅先生的民国地位。
中华民族的精神战士的觉醒
在那个战乱动荡与歌舞奢靡相交织的民国时期,只有顽强抗战的勇士们,头脑清醒,为国尽忠,其余百姓则是终日惶恐,精神麻木。
他们不是不考虑国家的存亡,而是在那样“吃人”的社会,大多数平民实在无暇去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他们的眼界和精神被局限在没有明天的腐朽与黑暗之中。
中华民族人民急需被唤醒,远离靡靡之音,脱离精神荒芜,他们需要扛起爱护祖国、民族复兴的重担。
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机,鲁迅先生扛着“民族之魂”的旗帜站了起来。
他书写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唤醒了许多渴望拥有信念指引的迷茫之人,还为许多平民英雄写了很多纪念文,例如曾经出现在课本里的《纪念刘和珍君》。
然而病魔无眼
病魔并没有因为这位精神战士的所作所为而对他动恻隐之心,毫不犹豫地将他击倒在地。
鲁迅先生从20岁的时候就开始吸烟,最开始是因为生活不顺,为家庭琐事烦闷,为朋友担忧,吸烟成为了一个能够帮他舒缓头脑的方式。
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有时尼古丁还可以给他一些灵感,鲁迅先生便觉得这也无伤大雅。
可是那时候,社会条件落后,那时候的香烟制作粗糙,烟草毒害性很大,在后来的漫长的35年里,鲁迅先生吸的烟逐渐变成了击倒他的弹药碎片,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起初,鲁迅先生去医院诊治,被医生下了判决书,他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在患病之后,他已经有所收敛,有意地去戒掉烟不离手的习惯。
那时的医疗技术也不发达,除了服用一些药效缓慢的西药,几乎没有什么更立竿见影的医疗手段,就这样,他的病最后发展成了肺气肿,这让他的每天的生活非常痛苦。
庸医耽误治疗
直到1936年秋天,鲁迅先生的病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服用了很久的药也不见身体好转。
断断续续地咳嗽、大喘让他觉得活着连呼吸都这么困难,虽然外表不露声色,硬扛着不让家人看到自己的痛苦,但内心已经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痛苦。
家人们为他寻遍各种药方、医生,病急乱投医,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位日本医生为他治疗,他叫须藤五百三。
本来家人们找到这位医生松了口气,毕竟那个时候,日本医疗发展比中国好很多,可让人没想到,须藤五百三是个庸医。
须藤五百三完全没有详细地去了解鲁迅先生的长期病案,而是草草地进行了初步诊疗,就将鲁迅先生的病认定为心源性哮喘,进行了非常浅层次的吸氧治疗,后果可想而知,根本毫无疗效。
最令人痛心的是,因为这个庸医误事,鲁迅先生的最后一句遗言是“我的病怎么样了。”
在问完这句话26小时之后,鲁迅先生与病魔做了最后的挣扎,就像他曾经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与落后腐朽社会做过的斗争那样,只是结局截然不同,他在病痛中与世长辞,文坛最亮的一颗星也就此陨落。
鲁迅先生去世之后,他的遗孀许广平最先通知了他当时的学生胡风。
没过多时,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如火山岩浆散裂开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也灼伤了无数人的心,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往上海吊唁。
鲁迅先生离世,16位抬棺人为他送行
鲁迅先生的遗嘱诗也公布于世: 《死》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记我,管好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要宽容的人,万勿无他接近
……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即便是在人生临别之际,鲁迅先生依旧充满率性,刚直不阿,非常坦然理性地写下这些文字,表明本意,爱护家人。
根据《逝世经过略记》记载,当时鲁迅先生棺椁的抬棺者分别是巴金、胡风、黄源、肖军、肖乾、鹿地垣、孟十还、黎烈文、曹白、欧阳山、周文、聂绀弩、陈白尘、靳以、张天翼、吴郎西等16人,他们都是文艺各界的翘楚。
1936年10月22日下午,鲁迅先生的棺椁被众人拥簇着从万国殡仪馆出发,浩浩荡荡,前往万国公墓,中间路程有十几公里,这段路两边站满了来为先生送行的各界人士。
其中最多的是学生群体,他们举着各种缅怀的条幅和肖像牌来送先生最后一程,抬棺者们步伐稳健,生怕惊扰了这位伟人,他该好好休息一场了。
这样的场面还从未有过,不仅是在上海,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过。
鲁迅先生的葬礼由蔡元培主持,宋庆龄、萧军也分别发表了讲话缅怀他,最后众人一起唱颂了《安息歌》,共同祈愿鲁迅先生安息。
鲁迅先生的葬礼,前来吊唁的人们拥挤为患,抬棺者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是地位非常高的人,这样前所未有的规模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在文坛的地位,乃至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是中华民族人民觉醒的呐喊者,是那个时代的爱国英雄,更是我们这些后辈应该学习、仰望的伟大的思想家,提醒着我们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