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智,是指仁慈博爱广大又心识见知能力深邃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1.仁智
仁智,是指仁慈博爱广大又心识见知能力深邃。《韩非子·问田》中有这样的论述:“故不惮乱主闇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这句话阐明了仁与智之间的关系。
《孟子·公孙丑下》中还举了一个历史上的案例:“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似乎是一段公案,其实却是在轴心时代慧转智以后发生的以智解慧、以贤解圣的误判。当年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不久就去世了,当时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纪小,在继承王位之后没办法直接治理天下。而周公恰恰是一位修身颇有成就的圣人,又是武王的亲弟弟,作为成王的叔父,就只好出面,一方面辅导年纪幼小的成王,担负起教化成王的职责;另一方面,还代理行使天子的职务,进行治国。当然,周公将这一时期的整个周朝治理得井然有序。当时,周将殷商推翻以后,并没有将其诛灭九族,还是给了他们一些封地,让他们能够继续祭享自己的祖先。周公在代行天子职务的时候,曾派管叔去监视被推翻的殷家后代武庚,但是管叔却与武庚联合起来发动叛乱,起兵反叛周家王朝。
所以,历史上有些贤人就指出“知而使之是不仁”,如果周公知道管叔将来要叛乱的话,还派他去监视殷朝遗少武庚,这是不仁的(按:发表这些评议的人说起话来很轻松,但是在后来讨伐管叔的时候,他却把管叔杀了,所以他们自己也是不仁的)。“不知而使之”,假设周公不知道管叔后来要叛乱,而派他去监视殷武庚,那就是未能识透这个人,未能洞察管叔的先机,那么周公就是“不智”的,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讲到仁与智,像周公那样的大圣人都还未穷尽,还有欠缺的地方,“而况于王乎”,何况齐王呢?
配图: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