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2日讯(读特新闻记者 周梦璇 葛墨含)第十九届文博会即将开启,随着首款数字门票“醒狮小水滴”发售以后一票难求的火爆,“小水滴”短短时间内成为新晋“顶流”,引发一波数字收藏热。
(资料图)
不同往届,今年文博会吉祥物“小水滴”为什么换上新装?它还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造型?读特新闻记者采访“小水滴”二创设计团队,他们是一群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90后、00后,为了让小水滴再次惊艳亮相,筹备了近一年的时间。
“小水滴”的二创设计师和自己的作品合影。
加入非遗元素 “二创”演绎出更年轻的生命力
首届文博会推出的吉祥物“小水滴文鹏”,至今已经陪伴大家19个年头了。为了将小水滴打造成文博会一张崭新的数字名片,让它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具有收藏价值,更能彰显文博会的年轻、活力,主创团队决定二次创作,让小水滴换上不同的新衣服。
“小水滴”冰箱贴。
从去年六月份开始,团队就开始尝试创作,而在最早的关于小水滴形象的讨论中,非遗元素就呼之欲出。小水滴二创设计团队的总负责人方琳媛硕士毕业于香港都会大学文化遗产保育与旅游专业,也是一名潮绣的准非遗传承人。她认为,非遗需要通过文创让普罗大众认知,而数字文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于是她决定用非遗元素来创作“小水滴”的各种搭配,用各省市代表建筑来创作背景。
为了遴选出最适合小水滴的“首秀”装扮,她和团队一起花了两三个星期收集素材,列了一个长长的Excel表格,再从里面筛选最有趣味性的非遗文化,提炼出元素、线条,进行不断的创作和调整,经常深夜还在审稿。
负责“醒狮小水滴”原画设计的张谦是一位00后女生,她来自潮汕,一开始,她也想过用潮汕的英歌舞或者潮绣等元素,但是碰上了困难,不是所有的非遗文化都适合用平面设计展示出来,有些元素特别难筛选,同时还要考虑和小水滴本身形象的适配度,最终,她认定广东醒狮这样鲜明的、具有地方特色又广为人知的元素是最合适的,才有了大家看到的那个穿着红马褂,头戴醒狮帽、拎着绣球活灵活现像一只狮子的小水滴。
张谦在介绍“醒狮小水滴”的由来。
“每一个层面都是经过精心的考量之后我们才定下来的,比如小水滴它的头比较大,它戴醒狮的帽子怎么样才可爱,我们其实钻研了很长的时间,光是他的形象就花了1—2个星期才完全定下来。”
图案背景,张谦特别选择了潮汕剪纸。潮汕地区的剪纸艺术,通常也会以狮子为主题,通过剪切和雕刻将纸张塑造成狮子的形态和纹样。
醒狮“小水滴”。
醒狮“小水滴”只是首秀,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发布了七八款不同的小水滴形象,还将持续更新。在每一个非遗文化溯源的过程中,团队都会不断给小水滴做“体检”,检查它的搭配是否正确。有一次,团队在设计“京剧小水滴盲盒”款的时候,因为想要进行非遗元素的混搭,打造独一无二的小水滴,就让武生拿起了扇子,但这个搭配违背了京剧的角色文化,在发行之前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当晚紧急请教了一些研究京剧的专家,并在专家帮助下重新创作,把扇子换成了对应的兵器,这才成功诞生了京剧“小水滴”盲盒里面四个拿着不同兵器的精彩形象。
“小水滴”魔方。
数字文创 为小水滴赋能
此次大变身,“小水滴”不仅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造型,更是成为手机里可以永久收藏的的数字文创作品,广大文博会的观众可以进行收藏和转赠,获得“小水滴”的观众还可以同时获得多项收藏权益,包括赠送返程地铁票、专享展会现场“小水滴”特别通道(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南登陆大厅)、专享展会现场“小水滴”主题打卡区等。
作为一款数字门票,“小水滴”采用区块链底层技术,将传统的纸质门票数字化,生成相对应的线上数字凭证,实现文化的数字化溯源、转化、创作、观赏、流转、应用以及核销,具有加盖时间戳、可追溯、无法篡改、安全便捷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各省市纷纷推出定制小水滴,深圳报业集团也与小水滴团队进行了跨界联动,设计出SEA U“小水滴”,它头戴潜水镜和呼吸管,身着深色潜水服。这个灵感取自读特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全国首档全年不间断海底慢直播栏目《深圳海底的365天》,也是“See you”的谐音,表示着“深圳期待你的到来”。
限量版深报“小水滴”SEA U款。
“我们希望能够把报业集团的粉丝都带到文博会这边来,通过小水滴实现互相赋能。同时,深圳海洋的元素也能很好的和小水滴的主题融合在一起,代表着水滴终将汇聚成海洋。”方琳媛说,文博会是一场文化盛会,“小水滴”作为吉祥物,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这个光荣使命,“汇滴成海,复兴未来”是团队的创作口号。
团队还在持续地创作中。
推出更好、更美观、更有价值,更有欣赏性的小水滴不仅是让它“出圈”,更是希望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来关注文博会,关注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葛墨含 谢铨涛/视频 图片杨薇/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