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12日讯(记者 陈琳君 李小辉)课室中央,几条活灵活现的鱼儿时而跃动、时而穿行,随着投射屏上海草和珊瑚的变化,意态逼真的鱼灯姿容曼妙,不时舞动的鱼尾宛然如生。近日,在盐港中学社团活动课上,“机械创造社团”成员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科技感十足的鱼灯舞表演。
盐港中学机械创造社团成员及新时代智能鱼灯舞舞具。
敢于展示创意、勇于挑战自我。这群有着共同标签的AI少年以热爱为起点,御风而行。在2023年首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中,他们巧妙结合非遗文化与人工智能,将创意和设想融入盐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设计制作了新时代智能鱼灯舞舞具,并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新锐组铜奖。
古老而传统的非遗,与现代高科技似乎毫不搭边,说起创作AI鱼灯的初衷,“机械创造社团”社长蒋佳晗告诉记者,社团里很多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盐田娃,打小就听长辈们讲述沙头角鱼灯舞的故事,但越来越多年轻人却对这些传统民俗文化不了解,于是他衍生了一个大胆想法,能否发挥专业所长,设计一款适于在大众之中普及的智能鱼灯,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喜欢,能够近距离深度感受鱼灯舞的独特魅力,以此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万事开头难,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AI鱼灯制作远不止一项手工艺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集人工智能、工艺美术、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繁杂工程,加上受疫情影响,社团成员只能利用碎片化的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广泛搜寻沙头角鱼灯舞的各类书籍、展演视频、纪录片,翻来覆去不断琢磨思索。从确定选题到制订方案,从“单兵作战”到“小组式分工协作”,20名怀抱梦想的少年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凭借独特的创意、不懈的努力以及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历时两年、历经两次“迭代更新”,最终成就了眼前工艺精巧且科技感十足的AI鱼灯。
从材料选取制作到AI代码编写均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实现。
“AI鱼灯制作十分讲究,除了‘内核’软件研发外,硬件方面还需要手工扎架,然后在上面蒙纸,最后进行绘色。” 蒋佳晗介绍说,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骨架高低、对称稍有出入,就会导致鱼儿神态全失,鱼身色彩选择和色泽浓淡也都有定例,稍有差池,都会前功尽弃。“蒙纸的过程尤其考验手法,‘鱼身’常常被戳得千疮百孔。”蒋佳晗笑说,“起初,单是制作一条长约1.2米,高约50cm的AI鱼灯成品,满打满算下来都需要耗费20天,现在通力协作之下,一个鱼灯从建模到成型,差不多两天就可以搞定。”
“有别于传统鱼灯,智能鱼灯最核心部分当属‘人工智能设备’,经过近万张的照片样本输入和上万次的算法编程,可以让鱼儿借助AI视觉传感器捕捉到海草和珊瑚等元素,并根据颜色变化做出不同频次的摆尾动作。”谭文博是项目编程组长,他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作为一条技术含量十足的‘科技鱼’,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鱼身上安装的‘慧眼’系统,可自动识别两类不同场景,并相应给出动作反馈,惟妙惟肖展现鱼儿丰富的感官变化。”
为了更加精准地呈现鱼儿灵活摇摆的姿态,经过多次实验后,大家决定在“一代鱼灯”基础之上,选择更具韧性的轻量化钢质骨架和宣纸,作为改良版“二代鱼灯”的制作材料。既是“一代鱼灯”项目组主研成员、同时也是“二代鱼灯”项目组总统筹的姚康杰解释说,“原有的油皮纸耐磨性相对更好,但呈色性较差,没法儿完美复刻鱼灯身上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轻量化的材质选用在减少制作成本的同时,也让AI鱼灯更具实操性。”
盐港中学学生在舞动自制的新型智能鱼灯。
“智能鱼灯使用了三维建模、人工智能设备、金属材料新结构骨架和传统非遗外观融合产物,解决了传统鱼灯舞较重、制作和训练时间较长等问题,为非遗普及和推广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社团指导老师张强表示,“智能鱼灯”案例作为学校普高学科知识与职高专业技能双向整合实践项目,更为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善于钻研的行为品质,让孩子既能享受“富有创意与激情”的创造过程,也能收获来自成功的喜悦,“未来,我们计划推动创新成果走向市场,让鱼灯舞走出盐田,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
“产学研结合、职场化育人。”近年来,盐港中学创新教学思路,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空间建设、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同轨规划,依托“设想—建构—合作—呈现—应用”新样态项目式学习,一体化打造学生项目培育、AI创新实践、核心技能分享的“孵化场”,为盐港学子提供了大量学习专业技能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其中,“机械创造社团”就是该校团委重点打造的品牌社团,曾获“广东省学生优秀社团”“深圳市优秀学生科技社团”“深圳市优秀创客实践室”等荣誉,社团先后有20余人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广东省优秀中学生”“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深圳市优秀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