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正在集中爆发。近日,当代置业(01107.HK)对外发布一则寻求缓还美元债公告。
公告中称,当代置业寻求将2021年10月25日到期、票息12.85%的优先票据赎回35%后,剩余部分到期日延长三个月,以改善流动性和现金管理,并避免任何潜在的偿付违约。另外,公司董事会主席张雷和总裁张鹏有意提供合共约8亿元人民币股东贷款,预期于未来2-3月内完成。
近年来,当代置业财务杠杆高企,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高位,2017-2020年该指标分别为84.47%、85.86%、87.45%以及86.6%。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当代置业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净负债率93%,非受限现金短债比1.46,踩中一道红线,保持“黄档”。流动负债有661.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93.47亿元。
为缓解债务压力,10月8日,其旗下物业公司第一服务控股(02107.HK)在港交所发布停牌公告,“以待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构成本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市场普遍认为,当代置业很可能选择卖物管公司回笼资金的做法。
短期流动性问题频发,暴露了公司潜在的信用危机。截至10月15日收盘,这家上半年实现营收近百亿的房企,总市值不足12亿港元。
寻求债务展期及股东输血
10月11日,当代置业对外宣布寻求美元债展期:于2021年10月25日到期的2.5亿美元优先票据,拟延期至2022年1月25日。该笔即将到期的美元债发行于2019年4月,息票利率12.85%,总额3亿美元,目前剩余本金金额2.5亿美元。
同时,另一份公告显示,当代置业控股股东和总裁将提供8亿元人民币的股东贷款,张雷表示将视乎集团财务状况适时考虑予以持续支持。
尽管债务展期作为避免债务违约的一种方式,也是债务积极管理的表现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暴露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一些国际评级机构将视之为实质性违约,也引发当代置业的国际评级下调。
10月14日,评级机构惠誉将当代置业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并将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未偿债券评级及相应回收率评级从“B/RR4”下调至“C/RR6”。
从“三道红线”看,截至上半年,当代置业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净负债率93%,现金短债比为1.46,仍有一项指标超阈值,保持“黄档”。
数据显示,目前当代置业有5只存续美元债,总发行金额约14亿美元,平均票息11.58%。即便这支2.5亿美元的债务成功展期,后续也还有陆续到期的债务在排队,其中便包括一笔2022年2月到期的美元债,本金2亿美元,利率11.8%。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当代置业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12月,该公司发行的一笔1.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高达15.5%,创造了当时的亚洲纪录。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当代置业融资成本为2.06亿元,同比增长23.5%;加权平均借贷利率约9.73%,2020年这一数据为9.9%。
在融资渠道方面,当代置业也较为狭窄,主要通过借款、发债和股权等渠道融资。
为了优化债务结构,此前当代置业频频回购境外债务,同时开启“卖子换钱”。近日,当代置业旗下的物业公司第一服务控股发布了停牌公告,以待公布收购合并消息。不过,即使按照市值计算,第一服务仅有13.7亿元,还有49.09%的资产负债率。显然,靠出售物业公司获得的现金,难以覆盖即将到期的2.5亿美元的债务。
加速扩张销售盈利能力走低
当代置业于2006年成立,总部位于北京,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项目涵盖高端住宅、独栋别墅、写字楼、酒店、公寓、会议中心等地产类型,同时也包括节能住宅产品的开发业务。
当代置业曾立下“2005年要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2009年突破700亿元,2010年则要达到900亿元”的豪言壮志。在此背景下,当代置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在加大拿地力度的同时,其债务问题也随之凸显。
今年上半年,当代置业拿地毫不手软,其在西安、重庆、青岛、苏州、合肥和呼和浩特等地新获取了20个项目,新增计容建筑面积356.4万平方米。截至期末,当代置业土地储备合计1676万平方米。
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当代置业实现营业收入95.43亿元,同比增长9.56%;实现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12.56%。
不过,近年来,当代置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自2020年起毛利率、净利率开始走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净流出。
根据此前公司发布的2021前九个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前9月,当代置业合约销售为335.44亿元,同比增长24.62%,但9月单月合约销售额则同比减少21.78%至约35.63亿元,环比亦减少15.4%。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1-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0》显示,当代置业今年1-9月以335.4亿元销售额排在75名,较上年同期排名71,下降了4个名次。
业内认为,当代置业盈利能力一般,财务杠杆高企,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中面临债务和融资双重压力。(长江商报记者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