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仍处在下行周期的面板行业,令面板双雄京东方、TCL科技承压。下游彩电企业业绩也受影响,海信视像、TCL电子等企业智能电视业务出现销量上升,营收下滑情况。
智能投影市场表现好于彩电行业,但行业新势力极米科技、光峰科技业绩增速放缓,光峰科技归母净利润出现腰斩。不过行业向上,仍引来创维旗下酷开入局,海信旗下Vidda加码。
(资料图)
京东方、TCL科技承压,投资上下游产业链
2022年半导体显示产业经历全球寒冬,受地缘冲突、通货膨胀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终端需求大幅下滑,显示产品价格跌至历史低位。根据群智咨询预计,2022年整体的面板行业产值下滑约27%。
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2022年营收1784亿元,同比下滑19%;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下滑71%。半导体显示是京东方主要业务,实现营收1579亿元,同比下滑23%;毛利率8%,同比减少18%。
面板双雄之一TCL科技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滑97%。公司半导体显示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下滑26%。
京东方虽然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但绝对值仍具有优势;TCL科技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承压。从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规模来看,京东方仍领先,下滑幅度也小于TCL科技。
西南证券分析师王谋认为,2022年,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失衡严重,行业主流LCD面板价格均承压。京东方显示业务受行业影响,2022年收入和毛利率均有下滑。展望2023年,LCD面板价格将有持续回暖动能,公司有望较好受益于面板上行周期,LCD主业预计有明显修复。
“TCL科技2022年亏损主要系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下行,产品价格跌至历史低位,导致面板行业经营亏损。目前主要产品价格已逐渐企稳。长期看,面板价格走势仍需要观察终端需求是否回升、头部厂商稼动率调整对供需结构的影响。”华西证券分析师认为。
大尺寸市场不景气,中小尺寸市场不断拓展。TCL科技持续发力中小尺寸领域,2022年定位于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的t9产线已投产,有望加速公司在IT和车载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成长。
此外,面板企业不断通过上下游投资整合资源,稳定供应链。海信视像投资干照光电16亿元,成为干照光电的控股股东。京东方拟以不超过21亿元的自筹资金认购华灿光电,将成为华灿光电控股股东。
对于面板价格走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今年2月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面板的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有所回升。从面板企业的发展规律来说,本身周期性比较强。这一轮价格企稳回升,行业将回归健康经营状态。个人认为回升的趋势会持续。”
TCL电子显示收入规模最大,海信视像电视销量领先
近年来,电视渐渐从家庭中的刚需性消费,转变为替换性消费、可选性消费。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634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规模为1123亿元,同比下降12.9%。
TCL、海信、创维、康佳、长虹等是国内彩电领域主要玩家,TCL电子2022年智屏全球出货量2378万台,同比上升0.8%;显示业务收入达579亿港元,同比下降9.4%;毛利率18.2%,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海信视像智慧显示终端销量2522万台,同比提升18.22%;业务收入353亿元,同比减少6.74%;毛利率17.35%,同比提升3.45个百分点。
创维集团智能电视系统产品营收182亿元,上年同期229亿元。四川长虹电视业务营业收入约135亿元,同比下降约2.27%。康佳集团彩电业务营收50亿元,同比下滑31.19%;毛利率-1.17%,同比减少6.34%。
营收来看,TCL电子、海信视像营收规模在第一梯队,海信视像智能电视出货量高于TCL电子,海信视像出货量提速,两者毛利率水平不相上下。创维集团智能电视同比减少超46亿元,四川长虹智能电视也同比下滑,康佳集团电视业务承压。
互联网业务来看,创维酷开系统的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14亿元,上年同期12.34亿元。截至2022年底,酷开系统在中国市场累计覆盖智能终端超1.68亿台。TCL电子雷鸟科技营收18亿港元,同比增长20.6%;毛利率为50.5%,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月度活跃用户数超2170万,同比增长10.6%。
2022年电视行业大屏化趋势进一步加强,TCL智屏中国市场销售平均尺寸从52.4英寸上升至56.9英寸,同比提升4.5英寸。海信视像中国境内智慧显示终端65英寸及以上收入同比增长21%,占比为67%,同比提升11.00个百分点。
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揭美娟表示,在彩电市场规模缩水的大背景下,超大尺寸能够“逆流而上”,主要源于消费者买大需求不断增加,换新偏好大尺寸成为彩电消费的主要趋势。
“此外,2021年开始面板价格进入下降周期。其中,超大尺寸的面板价格跌幅最大,使得超大尺寸的电视在成本上进一步缩减,超大屏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显现;各大品牌也越来越聚焦大尺寸市场。”揭美娟提到。
极米科技增速放缓,光峰科技承压
近年来,智能投影市场热度不减。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用智能投影销量达768万台,同比增长40.3%;其中,家用智能微投销量727万台,同比增长38%,家用激光投影41万台,同比增长89%。
投影新势力极米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42.22亿元,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3.72%。另一新秀光峰科技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滑48.82%。
受2022年大环境影响,极米科技增速放缓,光峰科技归母净利润更是腰斩。不过,智能微投仍跑赢显示行业,两位行业新秀的净利润水平仍比不少彩电行业老玩家强。
具体来看,智能微投以性价比增速高于激光投影。极米科技智能微投营收36.63亿元,同比增长4.61%;毛利率34.39%,同比减少1.11个百分点。光峰科技销售端的智能微投营收6.46亿元,同比增长12.84%;毛利率12.56%;同比增加5.31个百分点。两者毛利率水平相差有点大。
激光电视门槛较高,极米科技激光电视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78.88%;毛利率37.15%,同比增加12.48个百分点。光峰科技激光电视营收4.09亿元,同比下滑27.13%;毛利率36.52%,同比增加6.86个百分点。极米科技在智能微投市场规模大于光峰科技,但在激光电视市场不及光峰科技。
海信视像包括激光显示的新显示新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公司新显示新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6.35亿元,同比增长0.75%;毛利率38.22%,同比提升3.91个百分点。
智能投影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玩家入局,2023年海信旗下年轻潮牌Vidda加码三色激光投影;创维旗下酷开携全新投影系统杀入智能投影市场,主打千元机价位。
“智能微投市场受中小品牌上位影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发展趋向长尾化。激光投影受技术水平及成本限制,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品牌格局相对稳定。渠道的多元化为行业发展带来新供给,为成熟品牌提供增长动力,也为更多的中小品牌带来规模化的可能。”揭美娟认为。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