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海车展正式开幕,作为防疫新形势下的首场国际车展,仅开展首日就有超1.2万人进入会场。各大车企摩拳擦掌、海内外高管齐聚一堂,希望借此次车展更好地向市场展现自身实力。
【资料图】
冯兴亚 图/企业官网
广汽集团也带来了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多个子品牌。在活动现场,贝壳财经记者受邀与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进行了深度交流。
面对合资公司发展挑战、燃油车电动车竞争、汽车市场走势等尖锐问题,冯兴亚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市场消费提升需要过程,总体发展势头乐观
2023年一季度,即便疫情防控的重点转为经济发展为重点,车市销量并未如2022年般迅速增长。
冯兴亚认为,这是因为市场消费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明显感觉到目前各地的购买力不是很强,或许恢复还需要时间。”他说,“目前我们无法判断消费需求的恢复和后期政策走向会是什么情况,但是总体趋势上看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就算车市没有达到3%的增长,但是总体与2022年持平还是很有可能的。”
他强调,尽管新能源车补贴被取消了,但是新能源车一季度还是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实现超30%的增长,也足见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可。
2023年竞争激烈,混合动力车型市场热度提升
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增长,但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没有增长,这意味着燃油车市场在被新能源车所取代。双方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断加剧,也引发了行业的关注。
昊铂SSR 图/企业官网
冯兴亚表示,两三年前,双方的转型关系并不明显,但随着电动化的发展、推广,越来越多人接受电动车,甚至一些传统燃油车消费者,都会在买车的时候,思考有没有合适电动车购买。
他认为,竞争问题,是对消费需求把控问题,消费需求变了,厂家必须把它做好。
随着消费者决策思想上发生变化,也倒逼车企去重新规划自身的战略与路线。为此,广汽传祺推出了首款插电混动MPV E9。
这款产品纯电续航超100公里,对于消费者日常上下班已足够,下班回去还可以充电。如果出远途,消费者还可以使用燃油,以此兼具电动车日常的优点与燃油车远途的补能便利。
冯兴亚认为,迅速变化,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才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的方法。
合资品牌发展遭遇挑战,未来将是体系能力比拼
近年来,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如过去那么优异,部分品牌甚至退出了中国市场。在冯兴亚看来,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的发展和中国智能网联化的进步,是导致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变化的最重要原因。
冯兴亚表示,中国是以举国体制发展电动化的,但每个国家不同,对于新能源看法差异很大。有时候,企业投入少、技术力不足,消费者就不会去选择它。
此外,冯兴亚提到,智能化则具备极强的“本国消费属性”。智能化的开发体系需要当地文化方面、语言方面的支撑,只有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社会的需求,才能以更好的智能化能力赢得用户。
他也提到,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积累,产品品质也得到了相当高的提升。
丰田bZ系列概念车 图/企业官网
对于合资品牌的发展,冯兴亚认为,答案在于企业的战略、资金的投入。“相信国家会坚持开放合作,国外的公司来到中国我想应该不存在障碍。”冯兴亚说,“我想,如果合资品牌,要想在中国发展,就必须加快、加大其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化的进程。在发挥自己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要解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短板。市场是消费者选择的,你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了短板,就有市场。如果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主张,那可能就会退出这个市场。”
他也强调,行业不能小瞧合资品牌。虽然自主品牌目前取得了暂时的领先,但是绝不能骄傲、大意,要想如何保持住优势。“当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你是先行者,尝到了先行的红利。但当大家都意识到该这么做的时候,那就是真正拼实力、拼体系能力的时候了。”冯兴亚说。
编辑 陶野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