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惠民保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4月19日复旦大学联合腾讯微保发布的《2023惠民保健康发展十问十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目前,惠民保保障已覆盖2.98亿人次,超80家保险公司运营共263款惠民保产品,其中,运营时间最长的惠民保项目已在深圳落地8年。
(资料图片)
经过多年运营,多地惠民保项目发挥了减轻当地民众医疗费用负担的目的,但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续保率承压、获得感不强、民众医疗保障仍有缺口等问题,惠民保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惠民保如何惠民?
惠民保是一类介于基本医保与纯商业健康保险之间,将政府与市场融合的普惠型补充保险产品,惠民保产品通过政府支持、依靠商保经营模式,实现了“缓解医保压力,缩小患者保障缺口”的职能。
惠民保如何惠民?《报告》给出了答案,从投保门槛来看,惠民保对于参保人年龄、职业、既往症限制极少,且参保不以户籍为限制,凡是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均可购买,且部分城市还将“城市新市民”纳入保障之中。
《报告》数据显示,90.8%的惠民保产品不设年龄上限,86.59%的产品则无年龄下限, 99.62%的产品无职业要求,同时,惠民保规定的既往症种类通常在10-12种,平均约为7.44种,86.59%的惠民保产品采取单一定价,年保费通常集中在0-100元之间。
此外,惠民保的惠民属性还体现在有效衔接,补充保障方面,整体看,惠民保产品累计免赔额多集中在1万~2万元区间,99.6%的产品累计保险金额超过百万元,总体呈现出“高保障"的特点。
不过,《报告》指出,不同地区的惠民保运营差异较大,从参保率来看,东南部沿海以及西南部地区参保率较高,直辖市包括上海沪惠保、北京普惠健康保、重庆渝快保参保率也较高,其中,浙江省的参保率最高,浙江丽水的参保率更是高达92%;从部分披露理赔报告的惠民保产品来看,沪惠保2021版赔付率最高为88.25%,湖南爱民保一期赔付率为41.19%。
惠民保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惠民保是对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为参保群众增添了一道抵御疾病风险的屏障,但近年来,关于惠民保如何规避“死亡螺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备受行业关注。
《报告》提出,惠民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供需两端的平衡,包括需求端参保人群结构的可持续性和供给端参与主体的可持续性。
从需求端来看,参保人群中既往症群体与健康群体的结构、参保人群年龄结构的合理性是保证惠民保产品不陷入“死亡螺旋”的关键。
《报告》称,部分地区惠民保产品参保人群结构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占比过高,青中年投保不积极,导致产品运营成本高,风险难以把控,可能将产品引入“死亡螺旋”。
从供给端来看,供给端各参与主体的可持续性决定了惠民保产品运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政府部门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为惠民保发展孕育了土壤,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需要维持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以继续留在市场。
而保险中介平台、健康管理公司和药企则作为市场参与者,通过运营支持、健康服务支持、用药审核等方式助力惠民保可持续发展。
惠民保的未来形态如何?
经过多年运营,惠民保为参保群众增添了又一道抵御疾病风险的屏障。未来,惠民保会如何演变?
《报告》指出,惠民保在主流险种之上,将进一步实现人群细分和险种创新,如宁波的"惠儿保”、北京“爱她保”分别针对儿童、女性的健康风险进行保障,实现了人群细分与聚类;海南乐城特药险2022版、金华金惠保分别以特药、重疾为保障责任,实现了保障责任的细分。
其次,未来的惠民保还有可能依托惠民保基础版叠加商业保险公司运营的升级版和多元化的版本选择。
以广州惠民保为例,2020年广州惠民保仅有基础责任,2022年开发出基础版和升级版产品,未来惠民保产品将更多的将融合端从医保端,向商保端扩展,在基础版惠民保之上,提供多元化的版本选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